有位媽媽對我描述一個她觀察到的事件:七歲的兒子和同學一起去買午餐,兒子先拿到,竟然不等同學就自己先離開了。媽媽擔心:“兒子這種行爲是不是沒有同理心?”

suel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每個人的個性不同,在交朋友的需求也不同。我們是羣體的動物,和他人的接觸是理所當然發生的事。只不過,一個人社交的能力好不好,和朋友人數的多寡,並不一定成正比。

suel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際關係,是孩子成長過程裏變化最多端的課題。因爲,每天,孩子和他周遭的朋友的心情或情緒,和發生的事,都在變,互動出來的關係也會不同。而且,當“朋友”不只一個時,就更複雜了。

suel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十一月四日是美國大選的日子。除了選總統之外,各州有各州的提案,州内又有郡的提案,郡内還有各市的提案。加州的第八提案是想要否定加州最高法院年初對同性戀結婚合法化的裁決。贊成和反對兩邊各執一說,是最受矚目的議案之一。

suel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一篇文章因爲在回應時,不小心把它刪除了,重新張貼。對幾位寫了回應的朋友,在這兒致歉。仍然歡迎你繼續分享你的想法。

suel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朋友傳來一封簡訊,描述美國教室的一堂課。作者不詳。如果有人知道作者,請告知,在此謝謝作者寫了這麽可愛,又深具意義的文章。

suel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跟孩子溝通, 要能站在孩子的角度出發 ,這樣孩子才能聽進去。

suel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一本暢銷書,“最後的演講”,感動了許多人。作者,蘭迪.鮑許在書中有一章講到,當他問醫生:「我還有多久會死?」(How long before I die?)時,醫生答說:「你還有三到六個月的好健康。」(You probably have three to six months of good health.)

suel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點,或才藝越早學越好,是一些父母會有的想法。的確,是有幾個很早起步成功的例子,如蜜多莉 (Midori Goto),日裔天才小提琴家,二歲就開始,葛拉芙(Steffi Graf),網球名將,四歲,等等。但相信也有很多少為人知因太早學習造成的運動傷害或心理創傷的人。

suel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位媽媽講了一個故事:一位唸大學的孩子,在他發現中文在這個世紀非常有用的時候,回家責怪父母,在他初中的時候,沒有堅持讓他繼續學習中文。他的父母很 感慨地說,當初每個禮拜寫功課閙,上學前也耍脾氣,爲了學中文,家裏就像戰場一樣,幾番考慮,最後才決定放棄的。孩子竟然完全不理會父母的解釋,還生氣地 說:“我當時只有初中,不懂事,你們應該堅持才對。”講這個故事的媽媽問:我們做父母的應該怎麽做才對呢?爲什麽到頭來,都是我們的錯。

suel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