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前些日子,在整理書桌抽屜,找到一張寫有孩子小時候的字條。上面寫道:

 

1994.6.18. (兒子四歲,女兒二歲)

 

吃晚餐,媽媽起身接電話。講電話時,C(女兒)大哭。媽媽放下電話,問P(兒子)發生了什麽事。P回答:“妹妹對我大叫‘Eat your dinner’, 我說你也是。” 媽媽完全不解??  P頓了一下,又說:“我說你也是的時候,手指頭搓到她。”

 

當時寫這件事,應是覺得整件事很好笑。但把它和暑假時和兒子(十九歲了)的對話,相對照,可以了解爲什麽兒子當時願意老實的把事情說出來。暑假時,看了一本有關青少年的書,有感而發對兒子說:“我很幸運,你和妹妹都很講理,沒有給媽媽任何麻煩。”兒子回說:“因爲你是個很講理的媽媽。我們當然講理。”是的,我不否認我是打自孩子懂事時,就用心塑造“我是個講理的媽媽”的形象。而孩子也真的用這個框框看我,所以成長的路上,一直和我分享了他們的心理世界。

 

有些家有幼兒的爸媽擔心孩子會説謊,青少年的父母則懊惱孩子都不肯和他們説話。這些現象的原因,相信不是每一家都相同。在這兒想和大家分享一個可能的因素。

 

在“你用什麽樣的框框看孩子?”一文裏,我請大家反省一下,自己有沒有用負面的框框看待孩子。同樣的,孩子在他和父母的互動經驗裏,也會形成一個框框在看爸爸或媽媽。

 

很多父母很感慨孩子不知父母的辛勞,不懂的感恩。問題在於,如果孩子的框框是:“媽媽是個常常生氣的人”, “媽媽很嘮叨”, “爸爸很兇愛駡人”,或“爸爸/媽媽很不講理”, “媽媽偏心”, “爸媽對我不公平” …… 的時候,在日常生活中,他也會傾向把焦點放在你生氣的時刻,罵他的時候。

 

換句話,當孩子對你持的是負面框框時,他會把和你不愉快的事情放大,而忽略(或完全無視)你對他的付出和愛。

 

基本上,他 不信任你。所以,做錯事不敢說,或不肯承認;到了青春期,更不會分享他的想法。如果,此時,你也因他的行爲,掉入情緒反應,用負面的框框解釋他的行爲,親子間就會是不斷的惡性循環。

 

所以,爸爸媽媽不僅要用正面的框框看待孩子,也要能清楚認知孩子對你的框框。如果是負面的,要去扭轉它。不要和孩子爭辯 “我沒有不公平”,“我沒有不講理”。辯論是不管用的。要以行動證明,取得孩子的信任:“爸爸/媽媽很愛我”,“爸爸/媽媽很講理”。彼此都用正面的框框互動,就能有良好的親子關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uel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