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創意是什麽?”文章裏,談到父母可以採用開放式的問題啓發孩子的創意。在一次聚會裏,有位媽媽提問,“什麽是開放式的問題”。

 

 

想起在另一次的成長班裏,有位媽媽描述五歲的老大不小心將妹妹撞倒,妹妹大哭。媽媽請哥哥向妹妹道歉,而且也刻意告訴孩子,“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不過還是要對妹妹說Sorry。”孩子不肯,在媽媽的要求下,勉強說了一聲 Sorry。孩子非常的懊惱,接連幾天,對媽媽刻意疏遠。這位媽媽很難過,問我應該怎麽做才好。

 

原則上,媽媽的做法沒有錯。但既然討論到“開放式的問題”,就以它為例子。這種情境,應如何問呢?

 

可以對孩子說,“妹妹哭的那麽傷心,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你想我們可以怎麽做,讓妹妹覺得好些 feel better?”這就是開放式的問題。

 

孩子若還小,或已經沒有思考的習慣,通常這麽問,“我不知道”是常見的答案。

可以提供幾個可行的方法讓孩子參考、選擇。如:

你想,擁抱一下她,會不會讓她覺得好些?或

你想,說聲對不起,有沒有用?或

拿個她喜歡的玩具給她,會不會讓她不哭?

 

讓孩子決定他想用那一種方式表達歉意。當然,有可能妹妹會繼續哭,可以和孩子再討論,有沒有另一種方法。也可趁機和孩子討論,別人難過時,當安慰的方法沒有符合對方的需求時,是不管用的 (這也是一種社會智能)。

 

採用,開放式的問題時,是要鼓勵孩子想出越多想法越好,而且要能接受:

*孩子需要時間想。 不要問了,就迫切希望孩子馬上回答。

* 想法沒有對錯。只是行不行得通的問題。至於行不行得通,最好能讓孩子親自經歷。

*想法可以是天馬行空,不按牌理出牌的幻想記得兒子三歲時,有個很大的紙箱,他坐在裏面,很開心,我問他這個箱子可以是什麽?”得出了十多個答案,如船,飛機,馬,鞋子等等

 

 

目的是要讓孩子不怕想

 

 

這種鼓勵孩子思考的過程是很費時的除非,像上述例子是有當場的迫切性,其他的問題時,最好選擇在有充分時間的時候

 

快樂的結束對話,是下次開始對話的決定因素請大家善加應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uel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