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小故事在出書時沒有放進去,在這兒和大家分享一下。

女兒五個月大時,有一天在客廳睡著,我在廚房,突然傳來她的哭叫聲。我衝過去,看到不到兩歲半的兒子站在旁邊。

「妹妹怎麼了?」「媽媽,我這樣-- (他比了打她臉頰的手勢),妹妹會哭,好大聲吔!。」

我心裡又好氣又好笑,打了人,還一幅科學家的架勢,妹妹成了他的天竺鼠。我一邊安撫妹妹,一邊告訴他:「妹妹哭,是被你打痛的,加上睡夢中嚇到了,以後不要再做了,好嗎?」兒子點點頭。

隔天,同樣的事情又發生了。我用另一種方式解釋:「妹妹會痛!你知道痛的意思嗎?就像這樣」我打了一下他的手背,他立刻把手縮回。「不要再打妹妹,好不好?」兒子又點點頭。

隔天,又來了!我已經確定他現在打妹妹,已不只是單純 的作實驗而已,也帶有吃醋的忌妒心理,只有好言相勸。但仍沒有改善,非常挫折。有天晚上,對遠在台灣上班的先生說;「我已經技窮了。講理,規勸,發脾氣, 軟硬兼施,不知怎麼辦?」先生在電話另一邊很心急地說:「你學教育的都沒辦法,我也不知怎麼辦。你不要急,再想想其它辦法。」想了一夜。

隔天我對兒子說:「你知不知道打和摸是不一樣的?」我示範了一下:「 媽媽很抱歉,一直沒教你它們的不同。妹妹呢?是要用摸的,像這樣。」我示範,兒子也摸了一下。「你看,你會用摸的啊!媽媽相信以後你會摸妹妹,而不是用打的。」

接下來幾天,每次我看到兒子接近妹妹,就說:「記得用摸的哦!」兒子剛 開始有幾次手都已經快”打”到妹妹的臉頰,一聽我的提醒,就改用摸的。幾天以後,也許是妹妹沒反應,(不哭了),也許是他也打夠了,打妹妹事件就再也沒有發生了。

整件事情讓我深深體會到,孩子的 錯誤行為出現時,與其針對錯誤行為一直責罵,不如告訴他那些行為是可以接受的。引導可接受的行為,是遠比不斷強調錯誤行為來得有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uel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