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開學,女兒馬上投入學校網球隊的練習。我每一次接她時都會提早一些,看看她們的練習,熟悉一下她的隊友的臉孔。這一天,我看到一位女孩很認真的在球場上 撿球(華氏99度,大多數孩子都躲在篷子下,包括我家女兒)。吃晚餐時,我問女兒,“那位女孩是不是新來的。” 女兒說,“不是。她去年是B隊的單打,今年升上來A 隊的雙打。她是空手道黑帶的冠軍高手喔,人卻非常的好(very nice)。不過,我替她感到難過 (feel sorry for her)。”“爲什麽?”


“她雙打的對友,維多利亞,十二年級,是出名會罵球伴的人。每一次輸分,就抱怨。。媽媽,你想,輸了分,指責人家“你爲什麽那樣打 (Why you mess up?)”有什麽用。不會改變現狀,只會讓隊友更沮喪而已,不是嗎?我的話,我會說:“下一次,讓我們試試這麽打,也許會有幫助 (Next time, let’s try this. It might help.)”

聼了女兒這一番話,我覺得她這種講話的藝術,和一些書上建議要對孩子講“提供訊息”的話,是同出一徹的。

例如,孩子在室内大叫。
與其責怪:不要叫,
不如說:這裡是要輕輕説話的。像這樣……。(示範一下輕輕說是怎麽樣的聲調)

又如,孩子拿溜了手,把杯子打翻了。
與其責駡:爲什麽不把杯子拿好?
不如說:下回這麽拿(示範一下),就不會弄倒了。

原則就是在孩子出錯時,站在幫助或教育孩子的角度來思考,出自我們口中的話語,應該是在描述一個可被接受的合理行爲或提供正確的作法,讓孩子有一個自我訂正的機會。

(註:一月二十日發表的“嗨,這裡不能釣魚!”文章裏,也有兒子用委婉,建議式的語言達成目的的例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uel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