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一個星期六,晚上有個和上班族的爸媽們的聚會。提早煮了晚餐,把家人都‘餵飽’了再出門。十點多囘到家。孩子和爸爸正在看電視,三人笑呵呵的,望著堆在水槽裏的碗盤,我的心像洩了氣的汽球,好累!
事實上,兩個孩子(十二、十四歲)是輪流洗碗的。只是周末沒有排班,因爲周末不一定在家吃飯。我也了解孩子對周末的洗碗沒有‘主權感’(ownership)。但是,我也希望他們可以體諒媽媽。所以,我和他們有了下列的談話:
媽媽:我想問你們一個問題。 媽媽因爲晚上有聚會,趕忙把晚餐煮好才出門。十點多,回到家,很累,看到水槽裏堆滿了碗盤,你們覺得我會有什麽感受?
女兒:Ouch!
兒子:媽媽,對不起!
女兒:我來洗。
媽媽:謝謝!
就只這麽一次對話,每次我出外回來,水槽裏都是乾乾淨淨。不用責備孩子不知體恤父母,提供機會讓孩子了解父母的感受,這是很重要的學習。
不過,我用的方式,基本上就是很多溝通的書上大力建議的“‘我’的訊息(I-Message)。” ‘父母效能訓練
’一書中,高登博士解釋的非常清楚。(新雨出版,譯自 Parent Effectiveness Training by Dr. Thomas
Gordon.)依造他的説法,‘我’的訊息包含有三部分:
1. 描述事實。(當我回到家看到水槽裏一大堆碗盤)
2. 描述你的感受。(我覺得很挫折)
3. 該行爲或事實所產生的可能影響或後果。(這部分有時可以省略,因爲不是每一件事情都會有不好的後果)。(這麽晚了,我還没辦法休息)
最重要的是說出來的句子是以‘我’為開頭,而不是‘你’。因爲以‘你’開頭,帶有指責的意味,聼的人會容易啓用‘心理防衛’機制,會想要否認你的‘指控’。
上述的例子,我沒有完全依循這三步驟,但我沒有對孩子說:“你們這麽大了,爲什麽不能幫忙洗一洗這一堆碗盤?”不管那一種説法,也許最終孩子都會去洗碗。但行爲的動機是因爲體諒媽媽辛苦,還是因爲媽媽在生氣,對孩子以後在類似的情境會不會主動幫忙就會有不一樣的結果。
‘我’的訊息的採用,不一定每一次都管用的。(高登博士也有説明如何區分假的和真的‘我’的訊息)。有時用多了,也會踫到我所經驗的情形。例如,我常用類
似下列的話:“兒子,媽媽有件事,想和你討論一下,聼聼你的想法。我觀察最近你鋼琴練的比較少,有什麽特別原因嗎?” 所以到後來,當兒子聼我說:
“兒子,媽媽有件事,想。。。”時,他會說: “Oh Uh, 我又做錯了什麽?” 當然,有時,我是真的只想聼聼他的意見。
不過,雖然,他有如此一說,彼此之間也還好,不會有‘火藥’味。
所以,第五要:多用 ‘我’的訊息和孩子説話吧!也許不是絕對有效,但比‘你’的訊息 (You Message)一定會較好
- Mar 30 Mon 2009 14:18
當我看到這堆碗盤時,我會有什麽感受?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