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孩子的父母,常常因爲孩子不和他們説話很沮喪,覺得離孩子越來越遠。
和孩子没辦法溝通。
兒子高中時,曾經問他:“爲什麽你這個年紀的孩子不願意和父母説話,爸媽都不知道要如何和他們溝通?”
兒子回答,“不和父母説話的原因很多,有時候是說了父母也不懂,或是說了會被批評,有時候是没什麽好説的。”他還補充說:“這個年紀的孩子,想要獨立。不過,不和父母説話,並不表示不喜歡或不愛父母。也不代表溝通不好。”
所以不是説話才算溝通。
高曼博士(Daniel Goleman)在他SQ(Social Intelligence)I-You共融的社會智能一書裏,將社會智能分成二大類:社會覺察和社會能力。
“從當下感知他人的内心世界,理解對方的感受和思想,到掌握複雜的社會情境,都是社會覺察”(P。117)又可細分爲原始同理心、調適呼應、設身處地、和社會認知。
社會能力奠基在社會覺察上,能夠促成融洽而有效的人際互動。包括幾個要素:同步效應、自我表現、造成影響、和展現關懷。(P。118)
,
其中原始同理心是指可以與他人感同身受,察覺非語言的訊息;同步效應則是在非語言層面與他人融洽互動。
這個理論很明白的指出非語言的溝通的存在和重要性。
溝通可以是非語言的。臉部表情,肢體動作,其實都可以達到溝通效果。有些媽媽在孩子犯錯時,嘴裏說“没關係,没關係!”但皺著的眉頭,往下垂的嘴唇,沮喪的神色,孩子知道 “媽媽很在意,媽媽很懊惱。”
而父母的“口是心非”則往往阻礙了孩子原始同理心的發展:我察覺到媽媽的不高興是錯了嗎?那種表情是“没關係”的表情???所以在情緒的表達上要誠實以對,以免給了孩子困惑的訊息。
又如雙方在氣頭上,比個Time Out手勢,可以緩和氣氛。
兒子做功課時,遞上一盤他最喜歡的水果,常常換來很開心的“謝謝媽媽”。一個擁抱、拍拍肩膀都可以傳遞關懷。女兒春假回來,我們並肩坐一起,她做功課,我讀我的書,感覺也很甜蜜。
有些話不容易說出口,感謝現代手機的方便,送個簡訊給對方來交換想法,也是個很有力的溝通方式。
如果親子溝通的目的是要增長親子間關係,不説話絕對也可以達成。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