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上一篇裏提到的作者認爲孩子的專心風格是天生的。主要是希望父母不要對孩子做出違反孩子天性的要求。

 

 我個人是相信每一個個體都是先天基因和後天經驗互動出來的結果。後天的學習仍有它不可忽視的力量。當然先天基因所給予後天學習的極限在那裏,我們如何得知,大概父母的仔細觀察,用心體會是最好的方法,如孩子很認真,但數學怎麽讀都没辦法弄懂,就應該接受孩子這方面的限制,不再強求。若没把握,必要時,也可請“專家”評估(如孩子是否有音樂的天份,或孩子是否有學習障礙)。

 

伯克萊(UC Berkeley的教授邦格(Silvia Bunge)在研究大腦時,指出孩子能不能專心 和他的認知控制的能力(Cognitive Control有關。她説明孩子在想辦法避免分心時,不只是在對抗外在的一些令人分心的事,如上課時,旁邊的同學在作鬼臉;還有内在的分心因子,如“我没辦法做這個”的想法。

 

------- 原來,孩子對自己沒有信心,也是分心的主要原因之一。外在的因素,有時不是我們可以完全掌控的,但内心裏對自我的肯定和信心是我們可以在一旁鼓舞的。讓孩子在面對自己的錯誤或較難的挑戰時,有“我不會沒關係,我可以試。” “試不成沒關係,我可以學,我可以請別人教。” 的態度。不要在孩子出錯時,一味指責孩子“不用心”“不認真不專心

 

後天的培養,應仍有幫忙的。想辦法延長孩子對他所做的事的興趣,可以增加專心。如孩子玩娃娃,只會抱一抱,換一下衣服,五、六分鐘就沒興趣時,可以和她玩帶娃娃去動物園,想像各種動物在吃午餐等等,把玩娃娃這個遊戲延長。

 

有個在俄國(Russia)的研究:請孩子乖乖站著,二分鐘就不行了。讓孩子假裝他們是站崗的士兵,可以站11 分鐘。另外,學者也發現,讓孩子抄襲老師黑板上的字,有些孩子覺得“我没辦法跟老師寫的一樣好”而不願意寫。但假裝是匹薩店的點菜侍者,孩子都會想辦法記住、寫下客人點的菜,結果比要求他們寫的(抄襲老師黑板)多出許多。(註:研究中的孩子年紀是五、六 歲)

-------這些例子給的啓示很明顯。換個適合孩子年紀的玩法,如發揮他們的想象力,孩子的學習效果會有明顯的不同;之外,我相信也有助於專注力的增加。

 

孩子年紀小,專心的時間,本來就比較短,隨著成長,即使風格不同,仍會逐漸增長。請耐心陪伴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uel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