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心理學家,瑞克韓森 (Rick Hanson)和神經學家,理查曼度斯  (Richard Mendius)合著的書(註)的第三章,標題是第一和第二支箭。

 

他們用腦神經科學解釋人類的行爲,爲什麽我們會痛苦。他們所謂的第一支箭指的是在所難免的身體不適,或心理不安、悲傷或難過。而第二支箭是緊跟在不愉悅的第一支箭後的“我們的反應”。

 

他們擧了一個例子:在黑夜裏走進一個黑暗的房間,當腳踢到椅子時,痛苦的第一支箭立即化爲憤怒的第二支箭:“是誰在這裡放了這張鬼椅子!”

 

第二支箭通常透過神經網絡的連結,觸發一連串的第二支箭,比如我們為別人動了椅子而生氣,但後來又感到愧疚。他們警告:“第二支箭在人際關係中製造出惡性循環,我們的第二支箭的反應激起對方的反應,接著又激起我們再度射出第二支箭,如此没完没了。”

 

瑞克韓森說大部分的第二支箭的反應,其實根本找不到第一支箭---引發我們反應的情況根本和痛苦無關,痛苦是我們加上去的。

 

他擧了一個自己的例子説明:有時下班回家發現家裏一團亂,孩子的東西丟的到處都是,情況只是如此罷了,難道沙發上的外套或鞋子,還是櫥櫃上堆的東西裏藏著第一支箭?沒有,。。看到這亂糟糟的樣子,我一定要生氣嗎?不見得,有時我可以無視於東西亂丟,平靜的把它們撿起來,或者和孩子好好談一談;但要是我做不到,第二支箭就開始落下了,而且還沾著三種毒液:貪,使我硬要事情按照我的想法發生;瞋,惹我心煩並且生氣;痴,讓我覺得情況專門針對我而來。

 

當我們了解了第二支箭的傷害,我想大家一定會和我一樣,在讀了之後,給了我自己很大的警惕,不但不要對他人射出第二支箭,因爲那是傷人又傷己的事,也不要對他人射來的第二支箭起反應,以免掉入惡性循環。

 

但在實際的生活裏,要讓自己完全免於第二支箭,談何容易。在自我改變的過程,韓森擧了“太太忘了買牛奶一事”,解釋了我們會遭遇的成長階段:

1)       階段一:我們捲入第二支箭的反應卻絲毫不察:例如伴侶忘了買牛奶回家,我們生氣地數落對方卻没覺察自己其實反應過度;

2)       階段二:我們覺察到被情緒挾持,但是不能自己;我們的内在侷促不安,但仍無法不拿牛奶的事猛發牢騷;

3)       有一些内心的反應生起,但我們並沒有表現出來;雖然心裏還是有點生氣,但我們提醒自己,伴侶已經為我們做了很多,急躁只會讓事情更糟糕。

4)       階段四:反應不再生起,有時候甚至忘掉了這碼事;我們了解沒有牛奶了,並冷靜地想現在該如何對待伴侶。

 

韓森說這是在教育方法上,人盡皆知的四個階段“:不自覺不足、自覺不足、自覺有能力、不自覺有能力。若想知道我們的問題在哪個階段,這是非常有用的標籤,其中以第二階段是最困難的關頭,我們往往會想放棄算了,所以最好將目標設定在第三和第四階段,並深信只要堅持下去,一定能達成目標。

 

他例子裏的伴侶,也可以取代為孩子,父母,同事,朋友,甚至和我們只有一面之緣的人。

 

讓我們大家共勉之,就如同他的鼓勵,相信自己可以達到第四階段,免於第二支箭的痛苦,做個真正快樂的人!

 

註:書名是:像佛陀一樣快樂:愛和智慧的大腦奧秘。心靈工坊出版。(Buddha’s Brain:The Practical Neuroscience of Happiness,Love, and Wisdom by Rick Hanson &Richard Mendiu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uel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