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隔了這麽多年,第二本書在5/27由天下文化出版,談的是溝通。希望大家會喜歡。

內容簡介

孩子處於青春期的父母,常苦於「孩子不跟我們說話」「不知道孩子在想什麼」「很擔心他們受誘惑而變壞」。面對青春期孩子的狂飆歲月,就像對付流感一樣,最重要的是要有健康的體質,當病毒入侵時,才有足夠的免疫力。而抵抗力的培養,等到青春期就來不及了,最好的時機就是五至十二歲,也就是進入學齡期之後到青春期之前,學者稱之為「教養的黃金期」。
這個階段的孩子,處於對父母敬畏、仰慕的階段,喜歡跟著大人,聽大人分享,對父母說的話接受度很高,也願意跟父母互動,是培養孩子正確學習態度和習慣的最佳時機;同時這個年齡的孩子已經可以講理,有思考及判斷力,學齡前的命令、指導方式已經不適用,「溝通」才是最有效的教養方式。
  繼《教出這樣的好孩子》後,幼教博士、親職教育專家陳姝伶與資深媒體工作者余怡菁,將告訴父母如何把握這段培育品德、道德等價值觀念的關鍵時期,進行有效的溝通。書中剖析溝通的基礎、障礙,並提供溝通工具,幫助親子間建立良好的溝通模式,否則等到孩子進入青春期,就為之晚矣。

推薦序 從小教好情緒管理,平順度過青春期 洪蘭
  

在沒有見到陳姝伶博士前,我從北加州舊金山灣區的朋友那兒就聽說,她們有一個非常好、對她們實際有幫助的讀書會,由一位兒童發展專家的志工在帶領,每月聚會一次,學習跟教養孩子有關的新知識。
我曾在美國住了二十二年,深知新手媽媽在人生地不熟的異國,面對生病發高燒、只會哭、不會說話的孩子,夜不能寐時,心中的恐慌(我知道有人會說,跟你先生商量啊!但是很多媽媽會告訴你,先生比你更慌亂,他們只會繞著屋子走來走去,嘴裡說:「怎麼辦?怎麼辦?」)這時若有個有經驗的媽媽型朋友,她既有豐富的學識又有深厚的育兒經驗,最主要是她很熱心,那麼就像我朋友說的,「那就是媽祖婆了,有事求她都得平安。」

我朋友的話深烙我腦海,所以當微軟前大中華區總裁黃存義夫婦邀我與陳博士見面時,我欣然赴約。好友、好菜代表著好時光,果然那天談得欲罷不能,只是因為我先生第二天一早要出國,只得忍痛告辭,回家去收行李,但是陳博士的話一直在我腦海中轉。
當我得知陳博士的新書是由天下文化出版,而且和我的編輯是同一人時,便徵得陳博士同意,請編輯把書稿寄來,讓我先睹為快。我在收到的當晚,一口氣把書稿看完了,對她的教養看法非常贊同。青少年時期只能「善誘」不能硬來,原因是青少年期,他們前額葉皮質,這個專門抑制自己,不要去做不對行為的那塊稱作「眼眶皮質」(orbitofrontal)的地方,尚未發展完成,若是他們在小的時候沒有好好學會情緒控制,青春期就易「爆衝」:說話不禮貌、態度粗魯、沒事就像別人欠他債似的、出言不遜。

但是教養得當,這些叛逆行為並不會出現,這原因是大腦的神經迴路是用的越多,連接越密,迴路越大條,激發活化會越快。情緒的迴路是從小要訓練,才會變得大條(也就是說,父母要從小教孩子情緒管理)。尤其是從情緒中心(叫「邊緣系統」(Limbic System),主要成員為杏仁核、視丘、下視丘、扣帶迴和海馬迴)到理智中心的眼眶皮質是條康莊大道,而從理智到情緒的是條羊腸小徑,所以從大腦的發展過程中,我們了解青少年衝動的原因,情緒出來了,大條的路衝的快,小條路的禁止聽不見,所以他們不易控制衝動,加上那時大量分泌荷爾蒙,青少年容易情緒煩躁不安、不耐煩。所以青少年階段比較令父母頭疼(有人說,媽媽最怕孩子的青春期、自己的更年期)。

但是從小教好情緒管理,學會不以哭、發脾氣、摔東西為達到目的的手段時,他們情緒的迴路得以正常的發展,懂得用別的方法去舒解情緒(閱讀和運動是目前看到最有效的兩個方法),這孩子會平順度過青春期。陳博士的書是我所看到最好的教養書,父母可以從中學會很多帶孩子的有效方式。

誠如陳博士所言,父母真的要善用教導的黃金期,孩子在十二歲以前是把父母當神崇拜的,若有人膽敢批評他父親不好,他會衝出去跟他打架,即使打不贏也要打,因為他的神怎能不如別人的神?但是假如父母沒有跟孩子同步成長,很快的他就認為他知道的比你多,就開始不把你放在眼睛裡了。馬克吐溫曾經說過一句很有意思的話,「當我還是一個十四歲的小男孩時,父親顯得如此無知,我簡直無法忍受在這個老孩子身旁。可是等我二十一歲時,卻訝然發現,他在短短的七年中,竟然學會了這麼多的事情。」這當然不是父母的知識突飛猛進,而是孩子進入成年期後,發現父母的話其實是金玉良言,只是自己年少氣盛,覺得父母什麼都不懂、看不起他們、不聽他們的話而已。等到自己二十歲進社會,吃到苦頭了,才知道「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心態一改變,看事情就不一樣了。
  

教養孩子是父母的天責,「養不教,父之過」,但是如何教?是個大學問。每個孩子不一樣,天下沒有固定的養兒方法,只有不變的教兒準則。一個準則就是以身作則,永遠維持你在孩子心目中神的地位。他一定要尊敬你,才會聽你的話。父母要如何做到這一點呢?陳博士在書中會告訴你,請仔細的閱讀。



自序二 好好享受養兒育女的快樂 余怡菁

二○一○年夏天,妹妹隨著妹夫的工作遷居比利時,我騰出半個月的假期,帶兩個孩子從美國去歐洲玩。我們借住在比利時妺妺的家,一路看了巴黎鐵塔,凡爾賽宮,倫敦的大英博物館,也造訪阿姆斯特丹的朋友,坐運河、看風車,留下許多美好而難忘的回憶。
那年兒子初二,女兒小學剛畢業,都是第一次到歐洲玩。年輕時自己曾到歐洲自助旅行,那次歐洲行,對我是舊地重遊,主要是帶孩子到歐洲開開眼界。後來我才了解,那次旅行在我們親子關係是一個多麼重要的里程碑!在大英博物館前的合影,我們三人幾乎同高,夏天過後,兩個孩子迅速抽高,我很快就成為全家最矮的人。
變化最大的是女兒,夏天結束後,她進入國中,脫胎換骨像換了個人;她不再是媽媽身旁的跟屁蟲,也不會下課後抓著我嘰哩呱啦講一堆學校裡雞皮蒜毛的小事。

後來連睡前例行的晚安親吻,也悄悄地被她取消了。女兒從小睡前的晚安吻,一定是上下左右鼻間七個步驟,少一個都不可以,要重頭再來。

毫無預警,從小黏我的女兒,在過十二歲的生日前,就脫離我的懷抱,奔向追求獨立自主的青春期。早年因為兩個孩子只差一歲半,自己在美國一個人帶得很辛苦,常暗暗希望孩子快點長大,萬萬沒有想到這一天來得這麼快!

兩年之後,開始和姝伶著手寫第二本書,主題是溝通,年齡設定為五至十二歳的孩子。經歷女兒的成長變化,我深深了解為什麼這個階段是教養黃金期。但是這個孩子成長中最風平浪靜的時期,常常為父母所忽略,幼兒時期,父母小心翼翼捧在手上;青春期挑戰性高,父母也不敢大意;中間這一段,好像怎麼養都可以。

和姝伶合作的第一本書,針對零至五歲的孩子,當時我的一對兒女已經過了幼兒期。這一次還是沒趕上,寫書時,他們都已進入青春期。也因為自己是過來人,曾經犯過的錯誤、忽略的事情,讓我可以從父母的角度去思考,哪些資訊是對父母有用的,尤其是我們因成長背景、經驗和習慣所造成的盲點。

父母最大的盲點,是把養兒育女當成是義務和責任,忘了營造並享受親子之間情感交流的快樂!書中談到良性溝通,和創造親子間共同的回憶,尤其重要。這些點點滴滴,猶如在親子關係中的帳戶中儲蓄,存得愈多,本錢愈雄厚,自然抵擋得了未來可能隨青春期而來的風風雨雨。

我很慶幸那些年和孩子一起走過紐約和歐洲,創造了許多屬於我們的共同回憶。但也很遺憾因重回職場以及家庭變化,自己做得遠遠不夠。在和姝伶寫書的過程,常常恨不得時光倒流,可以讓我在親子關係的帳戶中存足本錢。
當然並不是錯過了這個階段,父母的努力就無效。只是這個黃金階段,父母存一塊,就是一塊;過了這時期,可能要存三塊,甚至五塊,才有一塊的進帳。

當然這個年齡的分界不是絕對,個體性差異很大。尤其網路e世代的孩子,有早熟的傾向,不到十三歲就進入青春期。
在前一本書的自序中,我已詳述和姝伶合作的緣起。姝伶二十年來在矽谷義務性帶領數十個媽媽成長班,許多都延續十年以上,演講更是不計其數,從來都是無償付出,為無數在親子教養中苦惱的父母解答疑難雜症。

近年來,教養書滿地開花,茫茫書海中,很少作者像姝伶這樣兼俱專業知識,以及二十餘年為無數父母解答困惑的經驗。從當年參加姝伶的親子樂園,到合作寫書,我何其幸運在姝伶的身邊,學習當媽媽的方法和智慧,希望透過此書,把這樣的福祉與更多的人分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uel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