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和孩子溝通,並不是只有在問題發生以後,而是在平常就要有很多良性的溝通。讓孩子也認識你,了解你。


孩子還小時,睡前固定是我們的談心時間。他們睡在上下鋪,我就睡地上,躺著陪他們聊天,或是講故事,
天南地北,是我們一天最親密的時光。

兒子六歲,女兒四歲那年,每天說故事,講完了「西遊記」之後,編到沒有故事可編,感覺技窮。有一天,
我心血來潮,把自己的童年編成故事。開始每天睡前跟他們講小伶的故事。

「從前有個小孩叫小伶,媽媽跟他很熟,住在台灣鄉下,那個時候大家生活條件都不好。每年夏天要去外婆
家住一個夏天,鄉村的設備落後,那時候沒有自來水,小伶要到井邊唧水,後來才有電。

他們最喜歡聽的是,小伶四歲上幼稚 園時,到北港媽祖廟宗聖台前表演。小伶表演的是賣芒果,平常練習時
,大家都是提個空籃子練習,到正式彩排時,老師就發給小朋友一人一個芒果放在籃子裡,還說,「演出結
束後可以把芒果帶回去吃。」

結果演出時,跳兩下,芒果就滾出來,小伶舞也不跳,趕快去撿芒果,但沒跳一會兒,芒果又滾出來,小伶
又跑去撿芒果,老師和媽媽在後台緊張地一直叫小伶:「不要撿! 不要撿!」可是小伶想:「芒果掉了,等會
兒回去就沒有芒果吃。」

孩子每次聽到這一段都笑翻天,百聽不厭,常要我一講再講。他們覺得小伶很好笑,又好玩。我也不只挑好
的講,好笑的,悲慯的都有。如小伶家隻三條腿小狗小白的故事。

「有一年冬天,小白從外面回來後,就躲在床下不出來,後來小伶覺得很奇怪,跑去仔細一看,發現它一隻
前腿,只剩下一層皮連著,上面鮮血淋淋。小伶他們趕快帶它去獸醫,獸醫看了以後說,那時候很多人要煮
狗肉吃,就騎著摩托車,拿一隻鉤子,騎過狗時,用鉤子一鉤,鉤住狗後,拖著一段距離後,狗也奄奄一息
,就這樣被拖走。獸醫說,小白就是前腿被鉤住,拖行著失去它的前腿。獸醫把它傷口縫起來,從此後小白
就剩三條腿。」

他們聽得津津有味,隨著小伶的悲喜而悲喜。覺得小伶很可親,很真實,愛吃,會犯錯,就像他們一樣都有
缺點。

透過小伶的故事,他們了解媽媽的成長背景。物資貧乏的時代,所有東西是如何得來不易?!進而知道為什
麼我告訴他們不浪費的原因。



他們也了解到,我們成長在一個服從權威的時代,那時候是被打大的;例如我們那時候在學校,老師是用打
的,成績不好要被罰跪。但也進而告訴他們,媽媽小時被打,覺得打手很痛,所以媽媽不用打的。

我們教育孩子的原則和方法,其實都和我們生長的背景和經驗有關,這不是為不當的教養方式,或父母的錯
誤找藉口。讓他們知道大人的成長經驗,和他們是不一樣的。因為即使我們在美吸收了很多親職教育的方法
,但有時不免會掉入東 方教育的思考模式時,我會很誠實地向他們解釋這些差異時,我發現他們都很能理解
,甚至包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uel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