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暑假,女兒參加了幾個成長班的聚會,分享在大學裏的生活與感想。談到兩性關係,有個媽媽提出:在高中時,學校的性教育,有沒有告訴你們“墮胎”是件多麽可怕的事情?她接著就描述了墮胎的種種恐怖的後遺症。


 這位媽媽的想法是,學校應該把很“可怕”的結果呈現給孩子知道,讓他們害怕,就不敢去偷嘗禁果了。


這種做法真的管用嗎?


這種做法在社會心理學是有一個名詞來形容的。它叫“fear arousing”(引起恐懼)。不過學者認為適度的害怕才能達到目的。例如,有一個針對如何讓人戒煙的研究。研究者把受測者分成三組:一組看一段有關肺癌的影片,一組發給一份宣導如何戒煙的小冊子,一組看了影片和拿到小冊子。


結果發現看了影片又拿到小冊子的人,比起其他兩組的人,有很明顯的減少了抽煙的次數。原因如下:

看了影片的確讓人害怕,而宣導的小冊子提供了減少害怕的承諾-------一步一步可以戒煙的方法。

那些只看小冊子的人,沒有感到害怕,所以不太會想戒煙。

而看了影片很害怕的人,則傾向把這個恐怖的訊息排除於腦海來消除内心的恐懼。


所以,過度的恐嚇往往得不到想改變聽者態度的目的。因爲太害怕了,所以會產生防衛心理,會否認事情的嚴重性,也没辦法理性的對問題作思考。


所以,針對青春期的孩子,需要讓他們知道有些事情的後果的嚴重性(適度的怕-------不過訊息的溝通在很愉悅的氣氛下進行,絕不能在生氣駡人時送出),但也需同時提供如何處理那些事情的方法。


例如,女兒六年級時,因爲讀了我在看的書 Reviving Ophelia),問我什麽是“強暴”。我誠實的解釋。女兒聼了很害怕,我和她分析如何可以避免這種情形的發生:不要穿太曝露,肢體語言要端莊,舞會不喝飲料,不要一個人晚上在外活動等等。女兒聼完後,就心安許多。


現在女兒回顧,她覺得當時害怕是好事,因爲她會比較注意自己的言行,懂得保護自己。


至於年幼的孩子,父母更不要隨便的“嚇”他們。如不乖叫警察抓你,或報告老師,讓老師處罰等等。孩子也許會因而“乖”了,但可能因爲聯結的是負面的情緒,而對警察或老師產生恐懼。孩子的行爲可能没改變,卻又造成另一對人的“偏差”認知,這種情形,一定要避免。

發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uel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