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有位媽媽講了一個故事:一位唸大學的孩子,在他發現中文在這個世紀非常有用的時候,回家責怪父母,在他初中的時候,沒有堅持讓他繼續學習中文。他的父母很 感慨地說,當初每個禮拜寫功課閙,上學前也耍脾氣,爲了學中文,家裏就像戰場一樣,幾番考慮,最後才決定放棄的。孩子竟然完全不理會父母的解釋,還生氣地 說:“我當時只有初中,不懂事,你們應該堅持才對。”講這個故事的媽媽問:我們做父母的應該怎麽做才對呢?爲什麽到頭來,都是我們的錯。


父母的確難為!

孩子在學校出了問題,老師和學校都把責任推給父母;孩子出了社會有了差錯,社會也把責任指向父母;甚至孩子長大了,功課上、事業上或婚姻哪裏不順心,有時 都會反過來責備父母在養育上有過失。背負這麼大的責任,讓父母的在陪孩子成長的過程當中,難免有不知怎麼拿捏才是合理的焦慮,深怕自己不小心的犯錯或疏 忽,會換來孩子日後無限的怨懟。

我在這裏想和各位爸爸媽媽們分享的是:爲人父母:因應孩子的成長,需要不斷的修正我們對孩子的期待,檢視規範孩子的尺度,和調整與孩子互動的模式。這可是一門永無止境的功課。

我們做父母有時會做出錯誤的判斷,甚至有些決定在時空的轉換下,明智的都可能變成錯誤,(例如,有位爸爸建議孩子考當時最熱門的造船系,等孩子畢業時造船業已沒落)請不必因此而感到愧疚,畢竟我們既不萬能,也不完美。

上述的例子,我會這麽回答:“我很抱歉當時的決定讓你現在這麽懊惱。不過,那時候每天爲了中文,大家都過的很不快樂,放棄上中文學校是當時最好的選擇。如 果你覺得中文那麽重要,現在學也不晚。許多外國人也是大學時才開始學,照樣學的很好。你的中文能不能學好是你可以掌控的,不要把責任推給我。我不接受這種 指責。你若學習上有需要幫忙的地方,我樂意效勞。”

故事中的孩子已是成年。但這種碰到事情把責任推給父母或他人的情形,在孩子成長過程裏,比比皆是。不是我們的錯,千萬不要為了安撫孩子,輕易的讓自己變成 被指責的對象。就算是我們的錯,在道歉之後,也要讓孩子明白:既成的錯誤 或事實,指責、懊惱、和後悔並不能解決問題。應該趁機學習承擔,把時間和精力用來脫離困境。問題能不能解決,操之在當下的我,不是過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uel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