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有位媽媽對我描述一個她觀察到的事件:七歲的兒子和同學一起去買午餐,兒子先拿到,竟然不等同學就自己先離開了。媽媽擔心:“兒子這種行爲是不是沒有同理心?”


我的第一個反應是:媽媽是女生,女孩子之間喜歡結伴,喜歡我等你,你等我,覺得這樣才算朋友。男孩之間不需要這一套。可能誰先拿到,誰先走。等的人可能不會覺得離開的人不夠朋友,因爲換成他,他也會先回去。

媽媽因爲以自己和朋友的習慣方式去看待兒子的行爲,才會有這樣的解釋。
不過。這位媽媽所謂的同理心:能夠關注到別人的需要,卻也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社會智能(SQ)。

寫EQ一書的作者,高曼博士(Daniel Goleman)在他的新書,SQ,中引述的一項針對五到七歲兒童長期研究,發現“愈是不在乎母親所受痛苦的兒童,成年後愈有可能出現反社會傾向”。所 以,研究結果建議:“要防範兒童日後出現行爲問題,培養幼兒對於他人需求的注意與關懷,是相當有效的做法。”

爸爸媽媽從孩子懂事(會説話)以後,就可以開始引導孩子關懷他人。從日常生活的小事著手。拿水果給孩子吃,除了要孩子說謝謝,還可以教孩子問:“媽媽,你自己有水果吃嗎?”媽媽自己要也有一份,(不要讓孩子覺得媽媽不需要吃),“有,謝謝你對媽媽的關心!”

孩子放學回來,“你今天學校好嗎?”引導他反問:“媽媽,你今天好嗎?”久了,就會成了習慣。兒子和女兒,大慨從小說慣了。到了青春期,雖不是天天,但當 我問;“今天好不好?”時,通常會得到:“媽媽,你呢?今天好嗎?”的回應。有時,也會主動問候。 常常,先生下班回來,會聼到女兒問他:“爸爸,你今天公司好嗎?”連不是當事人的我都覺得溫馨。

累了,可以請孩子幫你捶捶背,也許小拳頭不是真的管用,但也是一種關懷教育。對孩子而言,他可以幫父母“解除疲憊”,也會很有成就感的。算是一舉二得吧!

所以,請儘早教孩子關心他人。就從家人開始往外推廣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uel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