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有位媽媽在“我撞死了一隻松鼠” 回應裏寫了多倫多一件八歲女孩失蹤事件,也寫了些社工人員的建議。這個話題在成長班裏也討論過。


在教導孩子如何保護自己最難拿捏的是,喚起孩子的警戒心的同時,又不失去對人的信任感。 畢竟,總會有不在孩子身邊的時候,若遇到困難,希望孩子也願意向他人求救。

對陌生人的防範,0-5歲的幼兒,不要講太多,尤其避免恐嚇。基本上這個年紀的孩子,就算你常常耳提面命,仍然不要相信他們可以保護自己。所以,出門在外,爸爸媽媽要看好孩子,那是你的責任。

小學以上的孩子,2006 年四月份的父母期刊(Parents)有一些建議提供給大家參考:
1. 誰是陌生人。鄰居見面只說‘嗨!’的人算不算是陌生人?了解孩子認爲那些人是陌生人。

成長班討論時,還模擬孩子回家時(假設自己走路或騎單車),若這個鄰居請他到家裏幫忙搬東西,要不要進去?或他給的東西可不可以吃?因爲在美國的六十分鐘 節目裏,研究人員曾假稱小狗丟了,請小朋友幫忙找,成功的誘拐了三、四個在公園玩耍的小孩。結論是,誘騙孩子,已不只是用糖果或玩具。孩子的同理心的利 用,也是一種手法,不可不察。------媽媽們討論的結果,告訴孩子這種情況,先向父母報告,再陪他去(因爲不想抹殺孩子助人的心)。

2. 真有需要,孩子可以向警察,有名牌的銷售人員,帶孩子的媽媽,或詢問處的人員求救。

3. 和孩子之間有密碼。有些詐騙的方法是謊稱車禍或其它意外,讓孩子在擔憂之下,不加思索的跟著走。有了密碼,孩子比較不會輕易的跟著他人走。

4. 孩子的背包,衣服或其他的東西上寫名字時,寫在不明顯的地方。因爲,孩子在對方叫得出他的名字的時候,會以爲他認識這個人。

5. 隨身帶著孩子的近照,孩子走丟時,有助於尋人。

6. 告訴孩子若走丟了,留在原地,看,聼或大聲叫。不是叫媽媽,而是叫媽媽的名字。

大家若有其他的意見,也歡迎分享。
祝福大家快快樂樂出門,平平安安回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uel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