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子送去維修,取車時,決定走路到三公里處的公車站搭車,兼顧運動和攝取維他命D。路經火車軌道,想起和女兒上一次開車經過時,女兒說的一番話。

 

女兒帶點感傷的語氣說:“如果帕奇還在(四年前臥軌自殺的男同學),往回看四年前發生的事,也許當初那麽痛的感覺,早就沒有了。”

“我現在在學校,遇到不如意的事,我會告訴自己,時間過了,事情會變得沒有想像的那麽嚴重,就可以讓自己跳出那個沮喪的情緒。而事實也真的如此。”

 

女兒講這些話時,令我想起星期五讀書會正在讀的書:‘老得好優雅’(The Gift of Years)有一章談的就是時間。其中一節寫道:‘時間賜予我們現在事事都覺得稀鬆平常的餘裕。今天可能很冷,可是,有點耐心吧,不會冷太久,太陽會再出來。孫女也許正在哭,可是明天早上她會再露出笑臉的。鄰居可能又在起爭執,可是他們會和好的,就跟以前很多次一樣。不管一天死去幾次,必可期待復活。’

 

七十歲的作者在走過了大半人生,得出了這個體會。我很佩服女兒二十一歲就可以領會時間可以淡化一切,並將之應用在生活裏調節自己的情緒。

 

她同時也分享了上英文課讀的文章裏,有幾篇是有關印尼和菲律賓等國裏,住在垃圾場裏靠撿垃圾維生的故事。在印尼有個叫Bekasi的島上,一天倒入3千到五千公噸的垃圾。約有五千人在這裡靠揀垃圾去回收公司換錢。小孩都不上學了。一位十歲的孩子工作一天可以賺印尼錢一萬五千元,折合美金一塊半,台幣45元。這筆錢可以貼補家用。所以父母也很高興有幫手,不管孩子的教育。

 

女兒說,“相較之下,自己成長的環境條件太優渥了,覺得自己很幸運。所以,每當碰到不愉快的事,我就告訴自己,‘你沒有理由不快樂’。負面情緒愈來愈少。”

 

這個“沒有理由不快樂”是完全建立在知福、惜福的心情上。大家仔細思量一下,其實我們都可以很快樂的。

 

孩子逐漸長大,面臨的挑戰,數量和難度都會越來越多。爸媽們一定不希望孩子在遇到失敗、不順遂的時候,一蹶不起。所以當孩子踫到挫折,難過萬分時:,

 

1)帶領孩子回想以前挫折時的感受(如玩具壞了的傷心,被同學譏笑等),以及現在回想的感覺。從小教導他們不管事情有多糟,時間過了,回頭看,都沒有想像那麽嚴重,不要被當下的情緒打敗。

 

2)讓孩子懂得珍惜自己擁有的一切。適當時機(配合孩子成熟度)可以介紹人間的疾苦,讓孩子可以知足感恩。

 

具備這兩種認知的孩子,父母可以放心,孩子不管遇到任何困難,一定可以再站起來的。

 

要孩子有這種態度,父母在面對孩子做錯事,或自己遇挫時,就也要以此心態對應。畢竟身教仍是最有效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uel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