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孩子做功課,邊做邊玩,拖拖拉拉,不能專心,怎麽辦?很多父母都有這個疑問。當然,有些爸媽也發現,隨著孩子日漸長大,不專心的情形,逐漸的改善。我們用什麽樣的態度來看待這個問題會比較合理呢?

 

 

新苗文化出版的翻譯書:孩子非學不可的成長技巧(譯自Nurturing Good Children Now by Dr. Ron Taffel and Melinda Blau, 作者說每一個孩子天生有一套自己的專心風格。他們把孩子的專心風格分爲四種:

1)拖拖拉拉型:這種小孩要他專心没問題,不過想叫他靜下心來專心作事,要耗上大半天的工夫。向來是最後一位把玩具歸位的孩子,掉的東西比你想像的還要多,以及一直給人“不負責任”的印象。

2)兩極化型:這種小孩專心的時候非常專心,但不想專心的時候,你也拿他沒辦法。就像雷射一般,卯起勁來會衝的準又快,一點不被外界干擾,但是如果什麽事也不向做,他就是懶洋洋的無精打采。

3)晴時多雲偶陣雨型:這種孩子本身具有多種專心風格,至於是哪一種,完全依照當時的環境、心情、和身體狀況而定。除非活動極爲有趣、他非常喜歡這些玩伴、那天他一點也不焦慮或疲累,否則他幾乎不會靜下來專心參與。

4)穩如泰山型:這種孩子也有不專心的時候,不過程度不會太離譜。大部分時間,他們都可以專心不二的做好手邊的事。

 

作者特別強調:要接納孩子的專心風格。永遠不要用激烈的方式去“突破困境”,這對孩子 父母一點幫助也沒有。

 

作者提供了一些實用的方法,我擧其中項和大家分享:

 

1)瞭解孩子在什麽時候最能專心。午覺睡醒、離開家門不久、或剛到家,這些全是孩子懶洋洋最不能發揮能力的時候。尤其是晴時多雲偶陣雨型的孩子,千萬不可在這些時段要求他們專心作事。兩極化型的孩子,要花心思觀察他們通常在怎樣的情況下,最想躍躍欲試專心做好事情。對於拖拖拉拉型的孩子,也要仔細觀察,什麽時候可以激起他專心的慾求。甚至是穩如泰山型的孩子,一天當中也有他最能專心的時候。

 

這個建議和“心智地圖(All Kind of Mind by Mel Levine”一書的作者,李文博士的論點相同。在談到做功課的問題時,他特別強調培養孩子做功課的習慣的重要:讓孩子知道每天固定的某一段時間需要做功課。而如果能掌握孩子“能專心”的時段,就更能事半功倍。

 

這個專心的時段,我也想提醒一下,有可能依孩子當天的活動、心情或疲累情況,每天都不相同。希望爸媽費心觀察,有彈性些;孩子逐漸長大,也可引導他們去體會自己的身心變化,可以自己找出最能專心的時候。

 

2)順應孩子的專心風格。作者認爲有些孩子在動來動去當中會比較專心,而有的則需要中規中矩靜靜做事,有的偏好一個人工作,有的人越多越起勁。不能主觀的認爲自己的臆測對孩子一定行的通。

 

成長班有位媽媽分享個人經驗:她個人在圖書館不能專心,但在咖啡館裏則可以很專心。的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專心風格。千萬不要用“我在這種時候、或這種地方都可以專心,你爲什麽不專心”的心態去評判孩子的專心與否。現代的孩子,可以邊聼音樂,邊做功課,甚至還在上網,只能一心一用的父母,也不要冒然下定論的指責孩子“不專心”,說不定那是他們最專心的時刻。

 

 

3)事先將工作分成數個小部分。如果孩子很難長時間專心做好一項工作,事先將他分成數個小部分,縮短專心的時間。觀察孩子可以心無旁騖的時間有多長,把它作為你對他的“合理”期望。再協助他慢慢拉長專注的時間。

 

把功課分段式的做,對年紀小或有注意力不集中(ADD)或好動兒(ADHD)的孩子,尤其重要。

 

希望,這篇文章可以增進大家對孩子的專心多些了解。不要對孩子輕易的貼上“不專心”的負面標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uel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