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媽媽的孩子在課後輔導班把口水吐在手上再抹到老師身上。媽媽詢問之下,孩子答稱:是一個稍微大一點的小女孩讓她們幾個做的,還說如果誰不做,她就要吐水在誰身上。。。

 

 這位媽媽的提問是:在同伴的壓力下,怎樣處理和面對?我們都知道對與錯,可是我們該怎樣教孩子在壓力面前堅持自己的原則?該怎樣在做“壞事”和可能被孤立的兩難下作選擇?

 

孩子出現這種情形時,還願意將事情說出來,表示對媽媽仍是信任的,應把握機會和孩子談:

1被威脅時,報告老師是好主意嗎?好或不好的考量是什麽?小孩往往有自己的理由,就是孩子之間的遊戲規則,了解之後才可能給與合理的建議。

 

寫到這裡,電視上(臺灣)正在報導一位十五歲的女孩在公車上被“色狼”侵犯,不敢出聲求救,還被押下車進一步受害。聼到“不敢求救”令我很心痛。不敢反抗,不敢求救,是因爲我們對孩子要求最多的是服從。

 

所以當孩子告訴你不能向老師打“報告”時,要和孩子區分出不同的情境的處理方式。請強調任何對他人身有傷害的情形,要敢求助,保護自己。

 

孩子對我們的規定發出抗議時,也要讓他們有機會表達。許多父母在孩子持反對意見時,往往很氣惱,覺得權威被侵犯,從另一角度看,那是在練習如何對抗外在的脅迫。

 

2)和孩子談談不吐口水的結果會是什麽?真的被吐口水,會怎樣?爲什麽怕被吐口水?是口水髒,還是怕沒有朋友?妥協之下的行爲的結果又是什麽?比起口水,哪個比較嚴重?

 

人類是群性的動物。這種希望被人接納、認同的歸屬感是每個人都有的需求。即使是現代的宅男、宅女們,也會在網路上建構自己的社交圈。

 

面對壓力,將被孤立的感覺是最可怕的。很多人就是怕這種孤寂感而違背自己的原則與意願。

長遠之計應該教導孩子“獨處”。獨處是指孩子可以:一個人獨自做事,不用人陪;並且可以自得其樂。

 

這自得其樂,建議鼓勵孩子培養自己的嗜好:運動、畫畫、做模型、集郵、縫紉、烹飪、音樂等等,讓孩子在承受孤獨感的時候,可以轉移注意力又能從中得到滿足,而消除了“沒有朋友的恐懼感。

 

當然最理想的情形是孩子有對的是非觀念,做了對的抉擇,更能勇敢的面對結果。當孤獨是自己的選擇時,就可以忍受了

 

孩子的年紀是重要的決定因素。一般人都認爲,青春期時同儕的影響最大,從我的孩子的經驗裏,似乎小學階段最在意威脅、恐嚇。青春期的孩子尋求自我,想要突出,又要融入,常常和他人做一樣的事,是自願性的隨順非強迫。這時候,是非觀以及行爲後果的判斷力,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所以孩子的倫理道德種種的價值觀念是需要被教化的。

 

往更深層看,孩子的自信不怕與人不同;與具有足夠愛的安全感---所有的委屈或難過,可以得到父母的了解與支持;才是敢站出來說“不”的原始動力。

 

希望也祝福每個孩子都可以勇敢的做自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uel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